彰化滨海工业区多元平台构筑产业投资新热土

制造业
所属地区:台湾 发布日期:2025年08月28日
彰化滨海工业区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,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与集群化产业生态,已成为台湾中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一、产业定位形成复合型竞争优势
作为多功能综合产业园区,该工业区通过科学规划形成三大功能区协同发展的格局:线西区块侧重金属机械与电力设备制造;仑尾区块汇聚食品加工、生物科技与绿色能源产业;鹿港区块则发展玻璃工艺、文化创意及高附加值服务业。不同产业板块间形成资源互补效应,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约15%。
二、资源禀赋构建差异化招商基础
区域核心优势在于未利用土地储备占可开发用地32%,其中20公顷以上连片地块达7处,可满足大型制造基地需求。结合鹿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动线,工业区开辟生产体验融合的观光工厂专区,吸引11家品牌企业设立示范性生产线。再生水系统每年供应300万吨工业用水,有效缓解入驻厂商资源压力。
三、配套体系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
园区创新建立"投资服务单一窗口",整合26项行政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压缩至15天。专业第三方认证机构集中提供国际验厂辅导,协助85%企业通过ISO认证。车测中心导入自动驾驶测试场景,塑胶产业研发中心建成高分子材料分析平台,使进驻企业研发成本降低近22%。
四、精准招商策略推动量质齐升
2024年实施产业生态链补强计划,针对性引进精密齿轮制造、离岸风电塔架生产等关键节点企业。通过存量厂房智能改造计划激活闲置空间23万平方米,培育医疗器材、环保材料等新兴领域。废弃物资源化专区年处理能力突破50万吨,带动循环经济集群成形。
五、创新成果转化体系逐步完善
构建"研发—中试—量产"三级加速机制,支持企业与7所高校共建技术实验室。2023年促成功能性薄膜材料、海洋生物萃取技术等12项专利产业化,技术交易额达2.8亿新台币。设立智慧制造应用中心引进协作机器人系统,赋能传统五金产业升级。
六、区域协同发展提升综合价值
经由西滨快速道路串联台中港自贸区,实现"研发—制造—物流"三小时产业闭环。区内医疗综合体年均服务12万人次,生活服务区建成人才公寓864套。工业共生网络促成14家企业达成能源梯级利用协议,每年减少碳排放1.2万吨。
当前工业区持续优化低碳产业环境,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环保参数,清洁能源覆盖率提升至总用电量41%。未来将重点发展风电装备测试认证、氢能储运设备制造等战略性领域,强化台湾西部产业走廊关键技术节点功能。

台湾招商引资

招商政策

投资流程

土地招拍挂

厂房价格

注册公司

优惠政策

台湾投资流程

外商投资
买地自建
厂房租赁
写字楼租赁
公司注册
优惠政策
招商中心
400-162-2002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企业入驻
免费获取政策汇编

立即获取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2-2002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招商
  • 租购厂房仓库